关于举办2025年植保专业技能与昆虫微景观制作大赛暨第二十五届“校园之春”文化节之昆虫文化嘉年华的通知
各学院及广大学生: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增强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特举办2025年植保专业技能与昆虫微景观制作大赛,并作为第二十五届“校园之春”文化节之昆虫文化嘉年华特色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本次竞赛由教务处主办,植物保护学院、陕西省昆虫学会、博览园承办,竞赛设有组织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组委会负责竞赛的组织和协调工作;评委会由组委会聘请专家、专业教师组成,负责竞赛评审。组委会秘书处设在植保学院本科教学办公室,负责竞赛的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特色活动单元由校团委主办,植物保护学院团委、雕虫文化工作室承办。
二、参赛对象
凡在校注册的学生均有资格以个人或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鼓励跨专业组队。
三、竞赛内容
(一)昆虫微景观制作
现场采用PPT形式对所提交的昆虫微景观作品进行答辩,内容包括昆虫种类、习性及来源,制作(创作)方法与过程,创作理念与意义等。限时5分钟。
(二)现场标本制作
现场抽取昆虫(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等)进行针插、整姿与展翅等,并根据需要进行口头答辩。限时20分钟。
(三)昆虫解剖和昆虫结构绘图
竞赛现场对家蚕进行解剖,需展示口器及消化道并完成绘图,限时20分钟内。
(四)植物病理学实验操作和病原物结构绘图
现场制作病原菌玻片(锈菌、黑粉菌、霜霉菌、镰刀菌、链格孢菌、根霉、白粉菌等,参赛队伍抽签选择其中的一个属进行操作)并在显微镜下完成病原物微观结构绘图。限时20分钟。
(五)植物保护专业知识视频或动画制作与展示
作品应原创并遵循专业理论知识,应为1920×1080像素(1080P全高清)以上,格式MP4,画质清晰,声音清楚,内容流畅,需配字幕。现场应播放并对作品设计理念和内容进行阐述。
(六)昆虫科普讲解
参赛选手需要围绕昆虫知识进行5分钟主题讲解,需结合PPT或视频辅助展示,内容要求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语言通俗易懂,适合非专业听众。
四、赛程安排
(一)报名阶段(即日起至6月30日)
参赛个人或团队负责人请登录学校教务处实践教学与质量工程综合管理平台(http://shjk.nwafu.edu.cn/nwsuaf/),使用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的账号密码登录,进入学科竞赛管理子系统,在“2025年植保专业技能与昆虫微景观制作大赛”中选择一个项目或多个项目报名,其中微景观制作、植物保护专业知识视频或动画制作与展示为团队报名项目,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其他项目仅限个人报名。
请报名参加项目一至五的同学加入竞赛qq群:857458145,报名参加项目六-昆虫科普讲解项目的同学请加qq群:1049676848。
(二)竞赛阶段(7月初)
各个单元竞赛和活动将在植保楼同一天举办,时间另行通知。昆虫微景观制作队伍需于6月30日前提交作品及汇报PPT,提交地点为植保学院2层202本科教学办公室。
(三)颁奖阶段(9月初)
大赛将于9月初举行本次活动颁奖仪式。微景观制作、植保知识视频或动画制作、昆虫科普讲解等环节优秀作品将在典礼中展出,并作为新生入学专业思想教育的重要部分,不断深化植保学科实践育人成效。
五、参赛要求
1. 昆虫微景观作品须为参赛者原创,且需亲手捕捉活体昆虫或采摘感病植物标本制作并拍下采集制作标本时的照片、视频等,在现场答辩环节呈现,以保证比赛的公正;
2. 作品应符合民族文化传统、公共道德价值等要求,有艺术美感、有号召力;
3. 提交参赛作品时需附带作品名称、作品介绍、制作人姓名、学院专业、联系方式,同时需要提交原创声明。
4. 现场标本制作、昆虫解剖、病理学实验操作环节,相关制作材料统一由植保学院提供。
六、奖励办法
六个比赛内容分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按参赛作品5%选取,二等奖按参赛作品的10%选取,三等奖按参赛作品的15%选取。学校将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品。
联系人:江淑平 87082791
马俊凯 87082400
2025-05-13